鱼类的次生防御形式
时间:2023-12-13 16:32:21 | 文章来源:宠物网
次生防御行为主要表现为5种形式,包括:
1、退避:退避是最常见、最基本的次生防御行为。任何鱼类在遇到危险时首先的反应是退避,有的小鱼游入石隙中,有的进入水草丛中。海马和杨枝鱼停留在水草中。单角鲀为避敌害,常躲入鳗草、海藻间,将头朝下,口贴底质,鳍在水中活动,细长的身体,配合正在波动的鳍和绿色的斑纹,使人误认为一片海藻叶或鳗草叶片。退避这种防御方式虽有效,但往往影响自身的其它活动的进行,如取食,同时也无法知道捕食者是否已离去,危险是否解除。
2、逃遁:包括快速游泳和跳出水面。逃遁路线或为直线,或者曲折。飞鱼在遇到敌害时会集群快速游泳,借助游泳的速度和冲力,冲出水面滑翔飞行。鲢等鱼类当遇到危险时,跳跃出水面。
3、恐吓:逃遁不快的或有被捉住危险的个体有时会采取恐吓的姿态或行动。如刺鲀当遇到危险时,除吞食空气使身体膨胀外,体表的所有刺全部竖起,成为一个大刺球,以此吓退敌人。
4、假死:许多捕食者仅攻击活动着的猎物,因此不动的猎物往往得以逃脱。如河豚先假死不动,过一会再突然逃遁。
5、分散攻击者的注意力:有些鱼类在体后部上方有一个大圆眼斑纹,使敌人误将尾部当成头部,造成攻击方向的判断错误。有些蝴蝶鱼头部有一条贯穿眼睛的黑带,而在体后有一个大眼斑,往往真正的眼睛不容易分辨清楚,而清晰、明显的大圆斑极象眼睛,这种鱼在行动时常以尾先动,向后缓慢地作短距离游泳,当受惊时,则头先动,迅速向前游动,往往敌人误将尾当头,从而对蝴蝶鱼的行动方向判断错误。
推荐文章:
- ·七夕时为何不容易见到喜鹊?
- ·鱼会不会睡觉的?
- ·为什么有淡水鱼和咸水鱼之分
- ·恶霸犬十大排名
- ·动物是怎么辨别方向的
- ·鱼类的进化适应
- ·黄鳝的习性与分布及药用价值(雌雄同体鱼)
- ·鲮鱼的习性及分布(华南著名池养鱼类)
- ·甲鱼养殖方法与技术要点
- ·赤魟的生活习性及药用价值(左江鯆鱼)
- ·鱼类的洄游特点及性质
- ·蜜蜂是怎样学习飞行的
- ·金丝鱼林氏细鲫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
- ·鲈鲤的生活地域及药用价值(西南大型凶猛鱼类)
- ·四川白甲鱼的习性及分布(长江上游养殖鱼类)
- ·土虱胡鲶鱼的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
- ·鲤鱼的起源演化及地域分布格局
- ·把猫扔了它还会回来吗
- ·为什么昆虫会蜕皮?
- ·狗的眼睑内翻
- ·蓝宝石线足鲈的生活习性
- ·墨笔鱼长麦穗鱼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
- ·银鳕鱼养殖方法
- ·鲚鱼的习性及地域分布(凤尾毛花鱼)
- ·小红眼鱼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异龙鲤)
- ·金沙江花鱼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裸腹叶须鱼)
- ·气候鱼泥鳅的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
- ·松江鲈的降河洄游
- ·扁吻鱼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新疆大头鱼)
- ·赤眼鳟的生活习性及地域分布(假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