鲮鱼的习性及分布(华南著名池养鱼类)
时间:2023-12-27 15:15:21 | 文章来源:宠物网
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鲮属。俗称:土鲮鱼、鲮公、雪魿、花鲮。英文名:Mud carp,Molar-pharyngoteeth beard-labeo。
体梭形,侧扁,腹部圆,背部在背鳍前方稍隆起。头短,吻钝圆,吻皮下垂覆盖于上唇基部,边缘光滑,上唇发达,边缘具裂纹,与上颌分离。口下位,呈一横裂,只在口角处稍下弯;下唇和下颌分离,边缘和外面近边缘处有1条狭带,具肉质细乳突。上下颌角质化。须2对,吻须较粗壮,颌须短小或退化。体上部青灰色,腹部银白,体侧在胸鳍基部之后上方有8-9个鳞片的基部为黑色聚成为1块长菱形的斑块,幼鱼尾鳍基部中央有一黑色的斑点。
栖息于水温较高的江河中的中下层,偶尔进入静水水体中;对低温的耐力很差,水温在14℃以下时即潜入深水,不太活动;低于7℃时即出现死亡。
冬季在河床深水处越冬。以着生藻类为主要食料,常以其下颌的角质边缘在水底岩石等物体上刮取食物,亦食一些浮游动物和高等植物的碎屑和水底腐植物质。性成熟为2冬龄,生殖期较长,从3月开始,可延至8、9月。洪水期间亲鱼群居产卵场,相互追逐,还会发出咕……咕……的求偶声,产卵场所多在河流的中、上游。
分布于珠江、闽江、韩江、海南岛、台湾岛、元江及澜沧江水系,国外见于越南。
常见的鲮鱼个体为500克左右。在天然水体中可长到重2-2.5公斤、长60厘米,个别可达8公斤。产量高,为产区的重要经济鱼类,也是广东、广西的著名池养鱼。鲜鱼肉入药,有活血行气、逐水利湿的功效,主治膀胱结热、黄疸、水肿膨胀等症。
推荐文章:
- ·达氏鲌的生活习性及地域分布(昂头青梢)
- ·鳇鱼的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与熊掌媲美)
- ·鳝王花鳗鲡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
- ·中华鲟的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鱼中珍品)
- ·恐龙平常都干啥?
- ·鲤鱼产卵喜欢产在什么地方
- ·鳊鱼的生活习性及地域分布(美味佳肴)
- ·为什么被刺毛虫蜇过的皮肤又痛又痒?
- ·青海湖裸鲤的习性及地域(高原鱼中之皇)
- ·山溪石斑光唇鱼的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
- ·似鳊鱼的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
- ·软刺裸裂尻鱼的习性及食用价值(川西高原鱼类)
- ·鳄龟一次下多少蛋
- ·小鲤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滇池麻鲤)
- ·鱼类体表的色彩与生活习性
- ·洞穴鱼类的起源与演化
- ·鱼类是怎么睡觉的(冬眠和夏眠)
- ·恶霸犬十大排名
- ·牛尾巴拟鲿的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
- ·长江的溯河洄游鱼类有哪些
- ·石锥刺鳅的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
- ·七鳃鳗鱼的溯河洄游
- ·孟买猫和黑猫的区别
- ·鲤鱼的经济价值及营养价值
- ·鱼类体表色彩与发育阶段的关系
- ·江团鱼和清江鱼的区别
- ·金丝鱼林氏细鲫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
- ·吐泡沫筑鱼巢的斗鱼(怪异的筑巢方式)
- ·为什么飞蛾喜欢围着灯火打转儿?
- ·亚热带马口鱼异鱲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