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鳍原鮊的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
时间:2024-01-03 15:18:46 | 文章来源:宠物网
红鳍原鮊(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属鲤形目,鲤科,鮊亚科,原鮊属。俗称:短尾鮊,黄掌皮,黄尾鲹,红梢子,巴刀,小白鱼。英文名:Redfin culter。
体长而侧扁,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尾柄短,其长短于或等于其高。腹部自胸鳍基部至肛门有明显的腹稜。口小,上位;下颌突出,向上翘,口裂和身体纵轴几乎垂直。眼大,鳞细小;背鳍短,具有强大而光滑的硬刺。侧线前端略向下弯曲,后端复向上延至尾柄正中。体背部灰褐色,体侧和腹部银白色,体侧鳞片后缘具黑色素斑点;背鳍灰白色,腹鳍、臀鳍和尾鳍下叶均呈桔黄色,尤以臀鳍色最深。生殖期间雄鱼的头部和胸鳍条上出现珠星,生殖期过后消失。
红鳍原鮊喜欢栖息在水草繁茂的湖泊中,也可生活在江河的缓流里。幼鱼常群集在沿岸一带觅食;成鱼则常成群游动于水面,冬季在深水处越冬。2冬龄鱼一般能达到第一次性成熟,最小个体仅11厘米,重约17.6克。产卵期在5-7月,产卵场一般在水草丛生的地方,卵产出后粘附于水草上。红鳍原鮊为凶猛性肉食性鱼类,幼鱼主要摄取枝角类、桡足类和水生昆虫,成鱼一般以小鱼为食,亦食少数的虾、昆虫和浮游动物。
黑龙江、辽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台湾岛、海南岛等水系的中下游干支流和附属静水水体中都产。国外见于越南、朝鲜及俄罗斯。
红鳍原鮊是一种体型较小的经济鱼类。最大个体可达30厘米,常见个体多为长20厘米,体重100克左右。分布极广,数量相当多,在个体别地区则为主要渔获物之一。红鳍原鮊肉白细嫩,味美。其全鱼可作药用。性味甘、温、利水,有消水肿之功效。用以治疗消瘦浮肿、产后抽筋,均有一定疗效。
推荐文章:
- ·小白兔的种类有哪些
- ·山溪石斑光唇鱼的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
- ·怎么给猫咪剪指甲
- ·青海湖裸鲤的习性及地域(高原鱼中之皇)
- ·比目鱼的眼睛为什么只长在一边?
- ·金丝鱼林氏细鲫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
- ·大麻哈鱼的溯河洄游
- ·黑鱼的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
- ·鳊鱼的生活习性及地域分布(美味佳肴)
- ·高体雅罗鱼的生活习性及地域分布(新疆重要经济鱼类)
- ·鲥鱼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清蒸鲥鱼不刮鳞)
- ·翘嘴鲌的生活习性及地域分布(淡水四大名鱼之一)
- ·草鱼的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水中拓荒者)
- ·线足鲈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热带蓝宝石)
- ·洞穴鱼类的起源与演化
- ·鱼类的拟态
- ·斑鱯的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
- ·鳑鲏的生活习性
- ·狐狸有哪些品种?
- ·如何确定蛇的性别
- ·白鱼的生活习性及地域分布
- ·公甲鱼和母甲鱼有什么区别
- ·中国淡水鱼类的地理分布区系划分
- ·鱼为什么有腥味
- ·自然界性食同类行为的原因
- ·小鲤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滇池麻鲤)
- ·鱼类是怎么睡觉的(冬眠和夏眠)
- ·螃蟹为什么横着走?
- ·猫对科学的贡献有哪些
- ·蒙古鲌的生活习性及地域分布(尖头红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