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进化与鱼类的演化
地球的形成已有46亿年的历史。最初,地球表面并没有生命。随着地球的发育、变迁,地球表面的某些物质经过一段漫长的化学进行阶段,由无机物质分化发展产生非细胞结构的蛋白体小块,随着地球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大约在35亿年以前,物质化学进化到一定水平,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就转化为生命物质。这些原始生命又经过漫长的岁月,它们的结构更加复杂和完善,逐渐进化发展成为原始细胞形态的生命。这样的生物有经过长期的演化,内部结构逐渐复杂化,从而形成原核细胞形态的生命。这样的生物有经过长期的演化,内部结构逐渐复杂化,从而形成原核细胞形态的生命,并进一步进化为真核细胞。随着原始单细胞生物的营养方式的不同,导致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分化。生物的进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现在地球上已拥有五百万至五千万种生物,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生物世界。
地质年代与生物历史对照表地球表面开始出现最原始的鱼类距今已有4亿4千万年,这些原始鱼类都曾经在地球历史的某一个时期繁荣过,但是,最后都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了,只有那些对水中环境有较好适应结构的高等鱼类生存下来,并且在现今的地球上非常繁盛,现生的鱼类的种类数量大大地超过了现生的其它类群的脊椎动物。
我国疆域辽阔。960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地形与气候千差万别,从南到北,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五个气候带,气候条件多样。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西部高原有高程超过海拔8千米的喜玛拉雅雪峰,从青藏高原到黄土高原经山地、丘陵直至平原。地形地貌垂直地带性的差异和气候的差异,影响着水文的差异,并造成了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样性。由于我国江河湖泊星罗棋布,为多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和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动植物区系。
中生代的海洋鱼类鱼类是水体中最重要的一类脊椎动物,在全世界有记载的4万余种现生脊椎动物中,鱼类占有28000(已有记载为26000)多种,其中淡水鱼类约8600多种,亚洲的淡水鱼类约有1600种,生活于我国内陆水体中的纯淡水鱼类有1000种左右,其中约有500种为我国特有的种类,且含有许多单型属种类,并保存了相当多的孑遗物种。世界渔业产量超过了牛、羊和家禽、鸡蛋的生产量,是人类最主要的野生和家养动物蛋白来源。
据估计,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平均约每10万立方米水体有一种鱼类,每种的平均种群为109个体;而在淡水生态系统中,平均约每15立方米有一种鱼类,每种的平均种群大小为106个体;而在淡水生态系统中,与海洋生态系统相比,淡水生态系统范围狭小,相互隔离较强,栖息其中的鱼类种群的分布范围较为有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差,环境的变迁,有时甚至不太大的或局部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某个种群鱼类的死亡甚至物种的灭绝。据估计,世界淡水鱼类的20%(约1800种)处于渐危或濒危状态,主要起因于生态环境改变(人类过大的用水需求、水污染等)、引种及过渡捕杀。如在北美,高达1/3的鱼类处于渐危或濒危状态。在我国的淡水鱼类中,约有69种处于渐危或濒危状态。
推荐文章:
- ·蝴蝶有多少种_哪些蝴蝶最珍贵
- ·刁子的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
- ·什么动物的寿命最长呢?
- ·鱼的定义,什么动物是鱼?
- ·甲鱼养殖方法与技术要点
- ·比目鱼窄体舌鰨的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
- ·体内受精鱼类的抚爱活动
- ·高体雅罗鱼的生活习性及地域分布(新疆重要经济鱼类)
- ·五道黑赤鲈的生活习性
- ·鲤鱼排卵的季节是几月
- ·鱼类是怎么睡觉的(冬眠和夏眠)
- ·亚热带马口鱼异鱲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
- ·小毛花短颌鲚的生活习性
- ·华鲮鱼的生活习性及地域分布(沉香鱼)
- ·小鲤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滇池麻鲤)
- ·企鹅的胃为什么可以保鲜食物
- ·达氏鲌的生活习性及地域分布(昂头青梢)
- ·山鲶鱼江鳕的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
- ·洱海春鱼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
- ·寿命最长的鱼
- ·黑龙江茴鱼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冷水性名贵鱼)
- ·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及淡水鱼历史
- ·昆明鲇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滇池鲇鱼)
- ·墨笔鱼长麦穗鱼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
- ·大型食肉动物灭绝,生态系统会崩溃?
- ·鲂鱼的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
- ·如何判断母鹦鹉体内有蛋了?
- ·墨头鱼的习性及分布(东坡鱼)
- ·狗可以吃牛油果吗?
- ·鱼类的其它防御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