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是恐龙的后代是谁提出来的?
鸟类是恐龙的后代这一观点,最早是由被称为“达尔文的猎犬”的进化论的坚决捍卫者赫婿黎在100多年前提出来的。
赫婿黎于1825年生于英国。由于家境较为贫困,他只在8岁到10岁之间受过两年正式教育。他成为科学家几乎完全是靠刻苦的自学。他曾长期地乘船到国外的许多地方旅行,在旅行中发展了自己的才能,成为一名博物学家。他的工作异常惊人,一生撰写了150多篇研究论文,其内容相当广泛,涉及动物学、古生物学、地质学、人类学和植物学等各个领域。他还编写了10种科学教科书、论文集,发表了许多关于教育、宗教和伦理学方面的争论性文章。
在1868年的一次皇家学会特别通俗讲座中,为了说明设计进化论的一些古生物学问题,赫婿黎阐明了他的观点:如果各种动物都是来自同一祖先,那么在鱼类和爬行动物、爬行动物与哺乳动物等这样的纲之间一定有很大的空白。他解释说,肯定曾经存在过一些承上启下的环节填补在这些空白里,但是由于他们绝灭了,所以在现代生物中就没有了。但是一些古生物化石却能够起到填补空白的作用。例如,在爬行动物和鸟类之间看来是有一个大空白,但在德国巴伐利亚的索伦霍芬发现的始祖鸟就确实是一种生活在侏罗纪时代的半爬行动物半鸟类:它有羽毛,但又有牙齿,有很长的尾椎骨和指。由于鸟类是用后肢跳跃和行走的,而当时所知道的直立的禽龙以及与它同源的动物的两条后肢“惊人地近似”于鸟类,这为赫婿黎提供了鸟类祖先的第一条线索。在巴伐利亚板岩矿床发现的与始祖鸟生活在一起的小小的美腭龙,身长只有150厘米左右,后肢又细又长,外观、大小和形态更接近早期的鸟类,因此自然地被认为与鸟类有亲缘关系。
赫婿黎还讨论了有关发现于美国康涅狄克州和马萨诸塞州的三叠纪新红砂岩层中的“鸟”的脚印的问题。那些脚印化石是在康涅狄克河的一段切割河谷中发现的,是一些大大小小的三趾和四趾的两足行走动物留下的,当时的许多学者都认为它们是各种鸟类的脚印,最早的发现者希契科克把它们取名叫“鸟印石”。
赫婿黎认为,较小的脚印是鸟类留下的,但很多遗迹(特别是巨大的三趾印痕)是恐龙的足迹。而且,正是因为人们很容易把这些鸟类和两足行走的恐龙的足迹搞混,也就使得鸟类和恐龙类之间的相似性更加突出了。
现在我们知道,所有那些脚印都是远古时代的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留下的,当时鸟类还没有出现呢。但是就当时人类的知识水平而言,赫婿黎能够由这些脚印而推测出鸟类与恐龙有亲缘关系,这是他把古生物学引向成为进化论佐证的一个重大成果。
推荐文章:
- ·虾煮熟了为什么变成红色?
- ·似鳊鱼的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
- ·怀头鲇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北方六须鲇)
- ·高体雅罗鱼的生活习性及地域分布(新疆重要经济鱼类)
- ·花鸡公鱼的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
- ·蝴蝶有多少种_哪些蝴蝶最珍贵
- ·鱼会不会睡觉的?
- ·自然界性食同类行为的原因
- ·哲罗鱼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
- ·锦鲤的生活习性及其品种
- ·鱼类是怎么预知地震的
- ·五道黑赤鲈的生活习性
- ·柴犬为什么会笑
- ·石爬子犁头鳅的生活习性
- ·冬天兔子养殖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乌苏里白鲑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黑龙江大白鱼)
- ·羊驼幼崽多少钱一只(羊驼的价格)
- ·气候鱼泥鳅的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
- ·怎么快速驯服鹦鹉
- ·船钉子蛇鮈的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
- ·日本七鳃鳗的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寄生鳗)
- ·墨头鱼的习性及分布(东坡鱼)
- ·斗鱼的生活习性(中国斗鱼爱打斗)
- ·巧克力娃娃鱼怎么饲养(巧克力娃娃鱼的饲养方法)
- ·台湾马口鱼须鱲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
- ·老头鱼鲈塘鱧的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
- ·虎嘉鲑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川西北名贵猫鱼)
- ·狗鱼的生活习性(最长寿的鱼)
- ·鱼类的求爱习性
- ·唐鱼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白云金丝)